小小书屋

繁体版 简体版
小小书屋 > 贾贵妃她真娇蛮[红楼] > 第11章 第 11 章

第11章 第 11 章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温情只是暂时的,帝王心术才是主乐章。

军改进行到一半,南安郡王就在康泰帝的示意下,屡屡给李博瞻一党使绊子。

李博瞻一党毕竟是文臣,和武将一派天然水火不容。那些军士不懂强军兴邦,却很迷信曾带领王师大杀四方的功臣之后。

南安郡王一党稍稍鼓动,李博瞻就寸步难行。

每每要周高昱到太上皇面前伏低做小,把康泰帝哄高兴,得到了他的首可,政令才能顺畅地执行。

久而久之,这种讨好就变成了无声侵蚀,一点点削弱着皇帝在大臣心中的权威性。

周高昱敏锐地感觉到了这种削弱,于是决定另辟行径,在世家里扶持一个人起来,与南安郡王打擂台。

先从内部分化保守派的利益联盟,再逐个击破。

这个打擂的人,周高昱选中了王子腾……

前世,王子腾的上位是保守派最后的欢歌,是贾府大厦将倾前的虚假繁华,也是元春的灾难。

从王子腾升任九省检点的那一天开始,元春就有半个身子待在了冷宫。

尤其是甄太妃一直迫不及待地催促元春怀上一个皇子,更是加剧了周高昱对她的忌惮以及防备。

后面无论她如何婉转附就,如何花样百出,通通都无济于事。

周高昱或许曾经动容过,但这种动容在他对权力的掌控欲面前一文不值。

他是一定要把权力完全抓在手中的,无论是谁,凡是挡在他身前的,全都会在帝国的车轮之下粉身碎骨。

元春重生后就一直在想,如何才能给周高昱一个留下她的理由。

首先,她不能急功近利,一旦借着甄太妃的手提前站到台前。就会被彻底打上保守派的烙印,后面等待她的将是万劫不复。

其次,她不能在后宫长袖善舞,贤德淑良。

许诗筠是周高昱选定的皇后,是压制外戚,平衡后宫的有力手段。她如果倒了,后宫的争端就会分散周高昱处理前朝政事的精力。

她甚至不能太早有孩子,一个象征着保守派势力的孩子,必然会被推到风口浪尖。在周高昱完全掌权之前,天然就会站在他的对立面。

最后,她不能太聪明,最好满脑子都是情情爱爱。这样,皇帝把她放在身边才会放心。

于是,此生的元春远远地躲开了甄太妃;

此生的元春善妒,与后宫众人不睦;

此生的元春不利子嗣;

此生的元春满心满眼都是皇帝……

元春面无表情地任由抱琴帮她清理身体,看着身上的斑斑点点想:

自己前世真是猪油糊了心,精准地在周高昱的雷区蹦跶了二十七年。能够病死,当真是老天垂怜了……

——

皇帝半月不进后宫,一进就翻了庄贵人牌子的事,让整个后宫都仿佛泡在醋坛子里。

尤其是那珍贵的青云纱,皇帝居然一口气赐了五匹,气的德妃一边铰料子一边直骂贱人!

要知道,德妃也甚是喜欢青云纱清透的质感,和那一抹极其衬皮肤的青色。

当初只得了四匹,还想着找借口从皇后那儿再要两匹过来,如今皇帝居然一口气全给了元春,真是新仇旧恨一齐涌上心来。

惠妃听到这个消息也很吃惊,皇帝在她那儿用午膳的那天,她就隐晦地提起过德妃和元春的争端。

以她对周高昱的理解,元春以下犯上的事儿无疑是犯了他的忌讳。

周高昱从来是个多心的人,他当天翻了贾氏的牌子不足为奇。奇的是,第二天居然还给了赏赐。

“这个贾氏,是我小看她了……”

“娘娘不必担忧,便是她身上有些狐媚子手段,皇上也不过新鲜个一时半刻的,这么些年来,皇上还是最爱重娘娘的。

咱们在前朝有少爷和李大人,在后宫有大皇子,这才是倚仗呢!贾氏如何比得?”

“但愿真是这样吧!那调理身子的药,你亲自盯着熬,总归得有一个自己的孩子,才是真的倚仗呢!”

“……是”

倚仗之说才过了两天,前朝王子腾就升了官。

一时之间后宫沸腾,甚至有一种言论在悄悄流传,说是庄贵人得宠,皇上才抬举了她的舅舅。

不知道为什么,这种传言被放任了。甚至朝堂内外不少人都信以为真。

“主子,外边那些不羁的传言甚嚣尘上,咱们需不需要禀告了皇后娘娘加以节制?再放任下去,恐怕会妨碍了王大人的官声呐!”

“不必,舅舅日后自然会用真本事让他们闭嘴的……”元春看起来十分骄傲自信的样子。

玉罄一脸担忧,欲言又止。元春只做不觉。

皇帝正准备扶植起王子腾和南安郡王打擂台,这时王子腾还没成长起来,顶着自己这个幌子正正好。

至于王子腾有没有面子,会不会受到奚落——与她何干!

上辈子这位好舅舅踩着自己的血肉大肆敛财。触怒皇帝的时候,可从没顾及过自己这个不受宠外甥女!

一想起家里,元春就觉得分外糟心。但左右权衡了一下,她还是让抱琴找来张德庆,交代了几句话让他带给贾府。

“贵人问老太太太太好,问阖家老少好。”

“好,都好……蒙贵人惦记着,家中一切安稳。公公请到前厅吃茶!”

“老太太客气,咱家此行还要代贵人问句话。今日有一股风吹到了贵人跟前,说本府琏二爷在外横行无忌,包揽诉讼!就不知——是否真有其事啊?”

贾母闻言一怔,继而慢慢坐正了身体,双眼正视张德庆,示意他继续说。

张德庆见状立马笑开了,语气轻快:“贵人说了,咱们家从没有这样倚势仗贵,欺负人的混账事儿,多半是外头讹传。

但大凡世家贵族,根深叶茂之下难免旁逸斜出,指不定族中就有不肖子孙辱没了祖宗的德行,要不就是背主的奴才大胆妄为,做出这等伤天害理的事情。”

“若叫那起子说嘴的人传到……”张德庆向上拱了拱手,接着道:

“那府上岂不要受害?如今贵人得宠,舅老爷高升,正是府上的好时候呢!

说不得这一二年间,宝二爷也下场高中!……那时再因为这些事耽误了声望,岂不委屈?”

贾母的命门就是宝玉!

世家大族,往往关系网复杂庞大,倚仗自身权势欺压个把人,弄点以权谋私的事根本不足为奇。

比如那书中记载的,薛姨妈的儿子薛蟠因为一个小丫头打死了冯姓的良民,不就在贾府的干涉之下不了了之了吗?

贾府上下对此事都心知肚明,甚至茶余饭后闲磕牙,还要拎出来显摆显摆!

但人就是这样,好的时候自认可以一手遮天,一旦不好,桩桩件件都是罪。

贾府繁衍数百年,这样的事想必不少。书中记载过的,元春还能知道一二,那还有书中没记载的,以及那些一笔带过的呢?

说到底,贾府这棵大树已经从根子上开始腐坏了,非伤筋动骨不可逆转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